大众网记者 葛悦 青岛报道盈丰财富
晨光初照时,总能在社区活动中心看到她忙碌的身影。带领银发老人做拍打操,与居民围坐聊家长里短,俯身倾听邻里烦忧……她像一缕暖阳,自然地聚拢起居民的欢声笑语。这位被大家亲切称为“热心肠”的社区工作者,正是棘洪滩街道后海西社区党总支委员矫美香。
三十余载春秋里,矫美香始终以春风化雨的姿态,将积极向上的力量融入每一项工作中。文化“两创”工作推进以来,她用多元化方式浸润居民生活,凝聚起温暖的精神力量,探索出一条文化赋能基层善治的新路径。
文化“两创”落地 拍出健康与亲情
在后海西社区开展的文化“两创”培训班中,作为带班老师,矫美香以“一节操、一堂课、一餐饭”为抓手,以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为载体,让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焕发新生。
她每天带领居民们做“拍打养正操”,从最初参与的40人,发展到如今已有130余人。通过“老带新”“小手拉大手”的代际互动,上至九旬老人,下至幼儿园孩童,健康与亲情在拍打互动中同频共振。
“咱这操不求标准,就图个舒展筋骨,开心最重要。”矫美香说。年过七旬的李奶奶记得,最开始因家庭变故情绪低落,做操时手脚也不协调,是矫美香手把手指导着动作才坚持了下来。李奶奶常说,“亏得美香叫拍操,现在腿脚利索了,性格也开朗不少。”中医专家来社区问诊后称赞:“咱家老宝贝身体是最棒的!”两年来,学员们持续练习拍打操,不仅少有重感冒,“三高”情况也得到改善。拍打操已成为社区每日必修的“健康风景线”。
一堂课悟家风 善行浸润邻里心盈丰财富
除拍打操外,矫美香通过社区大学开展多样课程,跳舞蹈、唱红歌、做手指操,学习《了凡四训》等等,引导学员领悟“长寿、富贵、康宁、好德、善终”的人生智慧。她手抄五六本笔记,结合马老师授课视频提炼心得,将“百善孝为先”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”等理念转化为生活实践,学员们也都听得津津有味。她常对学员们说:“回家看到孙辈们不写作业时,我们就以身作则,读读背背写写《了凡四训》《弟子规》。让孩子们看到,我们这么大年纪还在坚持学习,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完成作业呢?”
学员矫爷爷通过学习,遇到问题会先反思自己哪里没做好,老伴打趣他“像换了个人”。每天做完拍打操,矫爷爷还会给老伴捶捶背、说句暖心话。还有位大叔经常帮左邻右舍修灯、提垃圾;老人们回家后陪着孙辈一起学习;一位大姨感慨:“很久都没有这么开心地笑过了!”传统文化真正落地为触手可及的幸福。
社区大学还组织了插花课、交谊舞、模特队、广场舞等活动,大家从互动中增进了情谊,共享了快乐时光。从插花课上的欢声笑语到交谊舞队的翩翩身影,广场舞的活力四射到国学课堂的凝神聆听,矫美香用真心搭建起学员间互动的桥梁。
文化凝心聚力 共筑社区同心圆
矫美香走到哪,就把微笑带到哪。她相信,真诚的微笑是最具穿透力的语言,它能融化陌生与隔阂,增进人与人之间善意。这份源于内心的正能量,悄然编织着社区的温暖纽带。
矫美香对学员的关怀无处不在。课堂上见老人咳嗽,她马上递上热水;学员动作跟不上,她就放慢节奏,用口诀拆解动作;谁情绪低落了,她俯身轻语开解。矫美香的手机通讯录里存着所有学员家属的联系方式,谁缺课必打电话关心。社区老人常说:“这就是咱最亲的人。”她却摆摆手,“家有一老如有一宝,是我们沾了老人的光。”
有一次,矫美香注意到一位妇女言语间透露出消极情绪,由于独自照料瘫痪在床的婆婆和年幼的孩子,长期的压力让她产生心理波动。于是,矫美香特意登门,陪她一块给老人按摩,一起收拾家里卫生,坐在小马扎上听她倾诉,鼓励她坚持下去才会看到希望的曙光。
老人们一遇到事情,总是第一时间找“美香”帮忙。渐渐地,“美香”成了社区里人人称赞的暖心代名词。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,社区里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“美香”——张“美香”、王“美香”、刘“美香”……大家纷纷以“美香”为榜样,传递着温暖与关爱。
这种“以心换心”的关怀,逐渐转化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。如今,社区推广政策或举办活动,居民总是拍手支持,积极参与。矫美香知道,社区的和谐稳定从来不是单向的管理,而是双向的奔赴。以文化“两创”为纽带,社区凝聚力的密码,就藏在每一次俯身倾听、每一次伸手相助、每一次真心微笑里。
三八红旗手、城阳区优秀共产党员、妇女工作先进个人、老年体育工作先进个人、文化“两创”优秀带班老师……一项项荣誉,都成为矫美香前进的动力,她始终坚信,真正的荣誉不在奖杯里,而在居民群众的笑脸上。
下一步,矫美香将继续以“后海大美家园”为画布,践行“文化为民、文化惠民”的初心,将文化“两创”深度融入居民生活场景,让棘洪滩后海西社区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,绘就一幅“人人参与、人人共享”的温暖画卷。
鑫东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